一棵樹苗埋入土壤的瞬間,不僅是根系與土地的初次相擁,更是一個企業關于“可持續發展”的鄭重回答。

3月9日,在第47個植樹節來臨之際,為響應“綠美廣東”生態建設號召,洋蔥集團“微光計劃”組織志愿者開展了2025年植樹節活動,在華南國家植物園種下10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——土沉香樹苗。

活動現場,華南植物園的林學專家為志愿者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科普講解,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土沉香的生長特性、保護意義以及相關的生態知識。他手持土沉香標本娓娓道來:這種被古人稱作“瓊脂”的珍貴樹種,需要數十年光陰才能凝結出芬芳樹脂。

在場的志愿者輕撫土沉香標本,仿佛觸摸到了時光鐫刻的年輪。從唐宋時期海上絲路的香料貿易,到當代生態保護的迫切需求,土沉香承載的不僅是物種延續的密碼,更是文明傳承的基因。

科普小知識

土沉香(Aquilaria sinensis (Lour.) Spreng.)又名白木香、女兒香,俗稱沉香,高可達20米。春夏開花,夏末秋初結果。土沉香用途廣泛,花可提取浸膏用于配制香精,樹皮是制造高級紙張的原料,樹干及根部受傷后分泌的樹脂-“沉香”,可作中藥或制成香料,是我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傳統名貴藥材和名貴的天然香料。

我國的土沉香資源曾十分豐富,宋書有“嶺南諸郡悉有之,旁海諸州尤多,交干連枝,崗嶺相接,千里不絕”的記載,香港也是因歷史上經營沉香成行成市而得名。但近年來,由于土沉香自然繁殖率低、人為掠奪式砍伐等原因,使土沉香資源遭到嚴重的破壞,只剩下零星的分布,現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予以保護。(資料參考來源:華南植物園)

人們常說,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,其次是現在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一株株土沉香樹苗穩穩扎根于土壤之中,為這片土地再添一絲生機勃勃的綠意。隨著最后一抔春泥輕覆樹根,志愿者們為每株新苗系上專屬樹牌,將寫著環保寄語的樹牌化作綠色諾言——此刻埋下的不僅是樹木的根系,更是對美好未來的殷殷期許。

這場看似微小的行動背后,藏著企業對生態文明的深刻理解:真正的綠色發展,不是一次性的公益表演,而是以十年為單位的向下扎根,以百年為尺度的向上生長。正如土沉香在歲月沉淀中醞釀芬芳的過程,真正的可持續發展,永遠需要時間發酵誠意。

洋蔥集團表示,未來將持續深化"微光計劃"公益實踐,匯聚更多的社會力量,共同參與到綠美廣東乃至更廣泛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去。我們相信,當無數這樣的“微光”在嶺南大地次第亮起,那些靜默生長的綠色詩行,自會為美麗中國寫下最雋永的注腳。

【微光計劃】

“微光計劃”公益項目由洋蔥集團聯創合伙人何珊女士于2019年發起,一直秉承“微力無限,光由心生”的初衷,致力于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,將凝聚的光芒傳遞給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人。